北京,早已不是便利店荒漠
不要人云亦云嘛!
“说北京是便利店荒漠”,成了最近几年零售业和舆论界一个“热门话题”。
很多文章会从门店绝对数量、人均门店占比、以及著名的“三个半生意”理论,给北京的便利店生态打叉叉。北京,各种资源雄厚的超级大城市。唯独在便利店方面,一直被吊打,至今没翻身。
但事实上,判断现在北京是否有便利店的发展空间,以及北京便利店市场是不是真的“荒漠”,不能仅仅根据第一眼看到的数字,而要结合北京几年间在供给形态、城市规划、创新程度、资本动作、政策指导等多方面因素动态分析。
你会发现,北京,早已不是便利店荒漠,而是一片沃土。便利蜂作为最近5年,相对最优秀的便利店新品牌,不也是北京便利店界的代表嘛!
以前就不是北京业界的错
从结果倒推来看,现在北京的便利店门店数的确与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南方一线城市不是同一量级。据北京市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底,北京品牌连锁便利店门店数,仅为2613家。而上海门店数则超7000家,深圳超6000家,广州接近5000家。
根据北京主城区面积来算,单位区域内品牌连锁便利店数量,北京在北上广深当中确实垫底。
但从门店数量增速方面来看,2018年一整年,北京的便利店增长1200家,是已经近乎饱和的上海、广州等市场的5倍还多。与门店总数相似的郑州、南京等新一线城市趋同。
这意味着北京与这些城市一样,属于便利店生态的“高速发展城市”,而因为北京人均更高的GDP,市场天花板也自然比这些城市更高。
这个事实带来的增量市场,在几年前已经被资本与创业者看到。2016年起,多个便利店品牌在资本的助力下快速扩张,如全时、邻家、好邻居等。当然,接踵而至的便是接连倒闭、关店与被收购,这也成为很多人眼中北京是便利店荒漠的又一论据。
但被忽视的一点是,每个风口中的玩家们,本身就会在厮杀中优胜劣汰,投资过热更是导致死亡企业比例增加,这是自然现象。便利店这种重资本、周期长、利润低的业态,意味着它对资本短期投资、快速变现、倍增裂变的互联网创业规律,格格不入。
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便利店品牌,在北京开出几百家店后还是选择离场。而如便利蜂从零打造数字化的全新模式,则在北京实现区域性盈利,取得阶段性胜利(关于便利蜂自宣的盈利信息,详细解读参考这里:便利蜂宣布盈利的真实目的)。这不是北京市场的问题,是品牌自身的问题,至少不是问题的绝对要素。
很多人对北京便利店市场的分析,尤其是不少品牌难生存,或是勉强生存的上述现象背后原因,归结为北京的“三个半生意”理论。指北京的便利店生意有半年、半天、半条路的特点。简言之就是因为北方天气冷、北京没有夜生活、北京道路规划过宽,所以便利店很少。
但其实该理论并不完全成立。事实上,除广州、深圳等处在亚热带地区的城市,上海、苏州等长江带城市的冬天,其实也很冷,也没什么火爆的冬季夜生活。或者说,温度的差异,并不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去便利店消费的场景,很多便利店可以涉及的即时消费,如工作餐、回家途中顺手购买等,便利店是不受地理、气候和季节影响的。
本质上,还是你在大城市的那家门店,能不能满足周边客群的即时需求。
同时,也并非所有寒冷的北方城市都发展不起来便利店。在北方城市中,太原、郑州、青岛等城市便利店密度,较其经济体量来说,都相当发达。其中太原的便利店密度,在2018年底处于中国城市第三名,虽然这个省会城市的人均GDP,在全国排名中前50名都不到。
可以看出,气候温度并不是影响便利店营业的绝对因素。而那么所谓的道路宽呢?我们要知道便利店的三种不同选址类型,分别是商圈、社区、大流量商圈。可以看出,道路宽主要影响的,只有选址在街道上的这一部分便利店。
此外,从更宏观的角度看,随着城市人口密集化程度加剧,用户对便利店的需求必然增大。那么北京作为一个常住人口数超2000万的城市,为什么如今便利店数量在一线城市中数量相对少呢?
北京政策和宏观基础的向好
直接原因是品牌玩家进入北京市场的时间,较于南方的城市稍晚。北京的城市经营固定成本(物业存量+房租成本),以及某些政策管控,此前确实严重拖了后腿。
日系便利店进入上海是在1996年,华联罗森正式成立,开出了上海第一家店。然后,台湾顶新集团带着全家品牌,马上强势杀到。到了1997年,加上百联、农工商的本土品牌,上海已有约1000多家品牌便利店。同年,上海便提出三年内,在市区每隔500米开设一家便利店的发展设想。而其余便利店发达的城市如东莞、深圳、广州,也都在上世纪90年代开起了铺天盖地的便利店,如7-ELEVEn、美宜佳等。
但北京的便利店业态,则比这些经济开放的沿海城市晚了接近十年。2004年,才有第一家7-11正式进入北京。十年的时间差,让北京的便利店业态发展更难了些。这段时间中的用户需求,被俗称夫妻老婆店的小卖部占据。这意味着市场教育、商业模式都要从0到1跑通,并不能简单复制珠三角、长三角的十年前逻辑。
北京城市规划当中,马路宽其实不是重点。重点是,历史老建筑、单位和住宅大院格局的规划,导致2000年之前的北京各大社区,并没规划出供给充沛的社区商铺。
更重要的是,北京此前,是个对便利店相当政策苛刻的城市。如在上海、广州等地随处可见的地铁站便利店,北京是不允许开放的。而占据便利店营收大头的鲜食(热食),此前在北京若想售卖,需要在办理常规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外,专门办理食品加工许可证,这意味着按照餐饮类的税收,成本要翻五倍。
所以,除了三大外资便利店,其他的国产便利店都必须成立两家公司,一家专门做餐饮,来规避税收。甚至在2016年放开跨界经营之前,国产便利店经营的品类只局限于日常标准化商品,只有7-ELEVEn作为重点招商项目获得特批。上海此前也有类似证照的严格管理,2017年上海市意识到这对便利店发展的限制,很快推出双证合一的调整。这些严格的政策,让本来就薄利的便利店生意更不好做。
当然,这一情况在2018年9月已经得到改变,北京市政府发文,开始大力扶持便利店生态。放开了对连锁餐饮、超市、便利店提供主食、副食、调料等配送的中央厨房和食品制造的禁限。这意味着便利店可以搭载简餐销售、代收洗衣、代扣代缴、代收代发等综合便民服务项目。咖啡、豆浆等密闭式自动化设备制作的饮品,也可以在便利店销售。
除此之外,再说说北京的城市规划,也是常常让人为难的。北京的商圈与住宅区分布并不均衡,商圈集中在中部、东部等地段,所以北京的便利店也集中在三里屯、工体等文娱、商业发达地区。而西南地区多为居民住宅区、建材市场与交通枢纽。城市两边经济差距导致便利店的选址局限性很大,不能在整个北京城里选,而是在少半个城市里找地方。
这一问题同样得到了初步解决。2019年,北京城市总体规划(2016年—2035年)初次公开发行,其中提出了对通州、房山、大兴、亦庄等新商圈的建设。尤其是在通州的城市副中心,按照核心区商圈打造。
过去10年,北京已经在环五环周边,开发了连片的集中新住宅区。这些物业资源的释放,都是随着政策放开之后,转化为便利店开店的有利资源。
这意味着给更多居民区建造了其配套商圈,这种城市生态正是便利店发展所需要的。近几年间,北京便利店的选址想必会有更大的选择空间。
从荒漠到沃土
将以往北京便利店发展的阻碍都排除掉后,你会发现,现在的北京其实是便利店的一片沃土。
首先,从市场需求来看,北京的便利店天花板与上海为一个量级。根据《新一线城市研究所》统计的数据来看,品牌连锁便利店加上杂货店,夫妻老婆店等所有店铺的总量,北京为2万家,上海为2.34万家。可见北京便利店只是发展程度较低,落后的夫妻老婆店在前几年因为政策等原因暂时占领市场。
其次,从新鲜血液的驱动力来看,北京是一个互联网创业气氛最浓厚的城市。在前仆后继的先人开路后,总是会进化、演变出更好的模式与企业。这使得北京本土得以诞生出新的便利店品牌,并且竞争力很强。
很多人将7-ELEVEn等日系便利店,在北京几年间发展龟速发展,作为北京不适合便利店的理由。但实际情况,其实还是7-ELEVEn自身的问题,以及它们的注意力已经转向对中国下沉的着迷。与此同时,北京本土的便利店品牌的蓬勃生长并未停止。
除了自己作死的全时,拥有200家门店的好邻居向生鲜的转型,还有如今两年不到北京门店超500家并区域性盈利的便利蜂,在数字化方面收割的果实,放在国内都是便利店创新的先锋品牌。
过去5年北京便利店行业就是这样,三大日系没怎么扩张,但是本土品牌,一边引领行业创新,一边引领行业创业又倒闭。既光辉灿烂,又泥沙俱下,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这个市场,有些品牌虽然被收购、或倒闭,但一直都有在高歌猛进的引领者。
此外,北京对便利店的扶持政策也从全国最严,摇身一变成为全国最强。除了放开鲜食限制并给予补贴之外,还要打造“一刻钟社区生活服务圈”,指城市副中心社区配套指标将全部高于中心城,步行可达。这意味着便利店会将成为社区标配。
可能几年前,便利店在北京并不好过。但如今,北京早已不是便利店的荒漠。未来几年,最值得期待的区域便利店市场,我们投票选北京。
【看相关】7-ELEVEn收割中国下沉市场份额
【看相关】便利蜂宣布盈利的真实目的
【看相关】专访|罗森北京阪下丰范:便利店的演变
【看相关】开店的残酷真相:90% 的小店都亏钱
👇点击阅读原文,下载零售老板内参APP